陳嘉珍老師 【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 讀書會】
每週二 10:30~12:30 賽斯教育基金會 台中總會
讀書會錄音檔→ 嘉珍老師 – 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(上) 第462頁
讀書會錄音檔→ 嘉珍老師 – 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(下) 第462頁
第一節
課前分享:
運用想像力,與架構二連結,在架構二構築你理想的生活情況,要記得,你的想像力要配合一種「你好像看見了」的那種感覺。想像力與感覺,是推動實相改變的重要因素,一天只要使用想像力五分鐘就可以,之後便全然的放下。你可以先拿身體上的一些小毛病開始實驗。
利用上述的方法,並配合規律的練習,你就會已超過你想像力的方式,體驗到你要的經驗。
第二節
第462頁
你理想化的版本是刻印在你的基因之內,你不可避免地會走上這條路,除非你不斷地阻礙你自己去經驗更大版本的自己。
你在經歷疾病的過程,你試圖走出這個信念困境的方式,不僅僅你自己從中受益,這些資訊會以心電感應的方式,分享給每一個需要訊息的人。
你並非邊走邊規畫你的未來,反之,你是不斷地在探索自己會自己設立好的世界,任何的發明,也都是在細胞中醞釀。幸運的是,你生活中任何事件,都是為了你最大益處而存在,只有你能阻礙你自己。
立刻丟棄那些使你感受到無力感的信念,這是極為重要的,放下受害者的角色,讓自己拿為力量。感受那些你的衝動,他會為你只出一條路。最後,理解到此時此刻,是最有力量的片刻,起身去做那些你想做的事,不要再把時間花在哀怨過去。
用任何方式去表達你的理想,切記,任何符合你理想的方式。不要瞻前顧後的去計算,任何微小的行動,都能成為任何偉大目標的重要行動。
即使你不知道該怎麼做,但光那個想要離開無力感的感覺,你就會有足夠的力量去面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