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嘉珍老師 【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 讀書會】
每週二 10:30~12:30 賽斯教育基金會 台中總會
讀書會錄音檔→ 嘉珍老師 – 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(上) 第442頁
讀書會錄音檔→ 嘉珍老師 – 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(下) 第442頁
20160726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
20160726
第一節
課前分享
人為什麼寂寞???
寂寞並不是你身邊沒有人,
並不是你真的在一無所有的狀態裏面,並不是沒有朋友,沒有同伴
其實寂寞更像是一種心態,是一種內在的心態。
你是先有寂寞的心態,你覺得你很寂寞,你才會有寂寞的感覺。
你才會對焦在外境上,來證實你是非常寂寞的狀況。
例如:
跟媽媽講話,可是媽媽不懂你的想法,不瞭解你。
你看媽媽都不瞭解我,我好寂寞。都是媽媽不瞭解,我才寂寞的。
第二節
第442頁
人類的夢對其存活是非常重要的,不是因為做夢是一種生物上的必要,也因為在夢中,人類是沉浸於更深的創造層面裡,因此,那些將來需要的行動、發明及創意,會在恰當的時間與地點出現。人的進化過程也依賴著他的夢。
因為做夢教育了記憶,而加長了人注意力的長度。它加強了每日生活的學習,這對人的進步是非常重要的。你們大多數的發明都是在夢裡來到的,再說一次,是夢的本質使你們與其他族類如此不同。
人的創造性也是你們特定那種夢專門化的結果。夢等於是「一種獨特的存在狀態」。在其中,你組合了具體實相與無形實相的成分。它幾乎像是兩個實相之間的門檻,而你學著在那門檻處把你的具體意向保持的夠久,因而能以一段短暫的注意力,由無形實相裡汲取你正需要的創造性成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