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嘉珍老師 【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 讀書會】
每週二 10:30~12:30 賽斯教育基金會 台中總會
讀書會錄音檔→ 嘉珍老師 – 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(上) 第254頁
讀書會錄音檔→ 嘉珍老師 – 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(下) 第254頁
★生病引發更真實的情感和情緒。
★多數人習慣問:「怎麼做才對?這麼做有沒有好處?」
這樣問往往忽略了我們還有「情感層面上的需要!」
做的對做的好,卻不見得是你真正想做的,有時做對了卻不一定會開心!
★什麼是內觀?
我清楚明白,我為什麼要這麼做?
因為這麼做所產生的反應,自己清清楚楚的!
★是生病之後情緒才這麼壞嗎?
生病帶來更真實的情感表達,把過去壓抑的感受,透過身體的疼痛終於可以不受阻礙的表達,因為也無法再控制。
疾病,表達了內在很真實的狀態。
★當我們描述事件的時候,內心處在什麼樣的心態裡?
我們不是去研究別人說些什麼 ,而是研究自己聽到這些話之後的反應是什麼?
我真正的內在感受是什麼?我聽到了什麼?
★說一件事情的同時,關照到自己的心情和感受,這已經在內觀,
但覺察感覺是怎麼來的?就是進一步的內觀。
★總是希望由別人來讓自己心安,一旦我們在面對死亡的時候,是沒有人可以協助解決的!
在面對死亡的時候,內在的恐懼,是沒有人可以替代自己去經歷恐懼,只有自我面對。
任何醫生、朋友、家人都沒有辦法真正撫平你內心的恐懼!
★給自己內心空間,累了,就需要休息,不要硬撐,因為之後會有更多的抱怨。
即便看起來不負責任,也要對自己寬容一點,心理平衡了,也才會知道下一個階段該怎麼做,怎麼和別人互動。
★我們怎麼陪伴不快樂的人?
只有一個方法,就是讓自己更快樂。
如果我們陷入低落的感覺裡面,自己也低落,要怎麼協助身旁的人?
課文:p254頁
★我們的心靈能力一直在幫我們解決問題,實踐我們的夢想,
我們內在的心靈,就是神明(一切萬有),祂彷彿透過獨屬於你的一種感受、靈感種種你個人的心靈能力,來展現祂們跟你連結的管道!
於是不知不覺的,你的問題就解決了,你的心靈也被安撫了!
我們的內在,每個人都有一種獨特跟自己連結的方式,這就是心靈的特質
★我們在靜坐的時候,就是在建立一個內在的神聖空間,
透過靜心,進入內在去跟自己做一個親密的連結,
向內在尋求支持,照亮的力量。
★宗教就是將宇宙看不見的力量,經由轉譯,具體化為教義和廟堂!
課文:p257頁
★教育:
我們不會花很多時間跟孩子探討生命的意義 、探討生命的目的、夢想……我們只會關心孩子的工作、健康、未來…..
★每個人,內在都有兩種基本需要:
1.感受生命是有意義、有目的
2.感受到英雄式的衝動
【英雄式的衝動】
他希望能改善自己以及他人生活品質的願望,而且將自己看成是世界上的一個力量 !
★當一個人覺得自己沒有力量,對世界沒有任何的好處的時候,
他會開始覺得自己沒有用,於是就沒有意義感,
當一個人找不到生命的意義感,就失去活下去的動力。
★在親密關係中、跟孩子的互動中,我們特別容易用期待跟眼光來看我們最親密的人,最親密的人,你反而覺得最不了解他,因為你始終用著你的角色、跟你的信念來看待親密關係!
★我們害怕自由與獨立,很多人是不敢自由的,自由需要自我負責。
當我們一直在角色中,責任與義務都出來了,真正的愛反而出不來,當我們拿掉責任與義務,就會有深刻的愛流動。
★不管親人、朋友、自己,目前在什麼狀態中,我們總希望自己有個很實際的生產價值,所有的人都因為這樣的價值觀給催眠了!
於是不由自主的,不知不覺的,我們花所有的時間在追求這個東西
我們是不是可以開始分配時間,給自己或跟孩子談話時,有一段時間是在談生命價值、夢想、意義,哪怕是天馬行空不著邊際!
★我們把工作的價值賦予在金錢收入上 ,倘若金錢收入不如你的意,你又不能沒有這個工作,於是就碰到很大的瓶頸 ,你要如何在這個工作上,創造、製造意義?
★賽斯心法一直在引導我們探討
如何發揮我們的創造力和不斷對生命意義的追求 !
這種精神,當然也能用在創造工作跟金錢的價值!
帶領人:陳嘉珍老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