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嘉珍老師 【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 讀書會】
每週二 10:30~12:30 賽斯教育基金會 台中總會
讀書會錄音檔→ 嘉珍老師 – 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(上) 第95頁
讀書會錄音檔→ 嘉珍老師 – 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(下) 第95頁
Q:如何幫助有酒癮的朋友回到正常生活?
A:一個酒精上癮的人,通常找不到其它方法來面對生命的無力感,可以思考如何協助面對生命的無力感,是哪些生活中的事件引發了無力的感受。
酗酒只是結果,是替代的疏壓方式,想改變酗酒的習慣,就要找到原因對症下藥。
就算不能解決那份無力感,但起碼能讓那個人知道,有人願意聽你談一談。
當事人自己要不要改變才是關鍵,假如還沒做好準備,不管旁人說了什麼,也不見得聽的進去。
賽斯說:我們對自己有很多的秘密。不想面對的思想都成了自己所隱藏的秘密。這些秘密一直都在影響著我們。
例如:有些人非常認真負責任,自我意識認為負責任本來就是做人應有的道德;可是內心真實的感受是:害怕面對不負責任而被批評的自己。
所以負責任的原因是什麼?害怕被罵!害怕被批評!
沒有去面對、去承認內心的害怕,除了嚴苛要求自己負責任外,還會要求身邊的人都要負責任!
如果別人不負責任,還會批評別人,認為這個人很不應該。
我們永遠都要回去看,是什麼樣的信念創造出這個實相!才能避免重蹈覆轍,找到了那個原因,人生才會開始轉向。
《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 》課文 P.95
我們不只對還沒發生的事情,可以有很多的選擇;對過去的記憶,都可以有很多種的選擇。
我們可以選擇記得媽媽在生病期間,帶來的麻煩;還是記得媽媽健康的時候,彼此間互動關係非常的好,有許多美好的經驗,對於過去的記憶我們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選擇。
當現在的自己,找到過去並沒有對焦的情況,重新審視,改變焦點,現在有力量的自己,是可以改寫過去的
當我們發現自己孤單時,可以開始自我成長,而不是將時間都用在等一個人!
透過成長就有機會學到不同的功課,走出不同的可能性!
告訴自己是有力量去改變故事版本的!一旦改變,之後故事的發展就會不同!
好好的去觀照自己現在的人生,在反覆什麼模式,它就是我們可以好好去改寫劇本的地方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