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嘉珍老師 【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 讀書會】
每週二 10:30~12:30 賽斯教育基金會 台中總會
讀書會錄音檔→ 嘉珍老師 – 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(上) 第91頁
讀書會錄音檔→ 嘉珍老師 – 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(下) 第91頁
賽斯說沒有事件是意外,沒面對的負面的情感,會透過疾病或事件給予再次面對的機會,任何的事情面對了就過去了,也會看到事件背後美好的原因。
衝動分成自我的衝動與內我的衝動。
自我的衝動是經過計算、推演以舊有經驗為基礎的,想打人、傷害別人的衝動,大多都是情緒壓抑之後產生的衝動;內我的衝動是生命的本質,一種不斷繼續成長的動力,這種衝動往往都想不到,但跟著這個衝動會產生更新的機會,撞出一個未知的實相、撞出一個新的可能性。
《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 》課文 P.91
事件的存在並不堅固、且尚未完成。每個人面對著同一個事件,都有個人的觀察跟反應,甚至特定的記憶也是過去事件的一種「真實版本」,我們都選擇自己記得的版本。
對過去的「詮釋」,也跟當下注意力的焦點是有密切關聯的,我們常用著當下的經驗來解讀過去與未來,如果現在心情好,解釋悲慘的過去就容易輕鬆帶過;如果現在過的不好,回想過去時容易連繫上過去那些所有不好的感覺。
是我們當下的情況來「解釋」過去與未來的自己是怎麼回事的。
情緒比較低落的人,多去參加那些歡樂的團體,用一些方式來改變現在的自己,當此刻的焦點改變了,對很多事情的看法也改變了,再回想過去也都會不一樣了!